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娄向鹏发布品牌农业十大纲领

新闻动态

News

品牌农业十大纲领

 

未来20年,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农业,农业看品牌。品牌农业时代来啦!

品牌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战略抓手,是百年一遇的产业革命、消费革命和财富浪潮。可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课题,特别需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其特殊的市场规律,掌握其独特的品牌方法。

 “品牌农业十大纲领”是品牌农业策划界领军人娄向鹏和他创办的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十多年实践与智慧的积累,值得涉农企业家们认真参考。




纲领一:抓千年机遇,胜过百倍努力

《大趋势》作者约翰•纳斯比特说:“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当今时代,是一个品牌制胜的时代。从汽车到电器,从服装到洗发水,我们被品牌包围着。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一日三餐离不了的厨房餐桌食品,包括粮食、水果、蔬菜、鲜肉、水产品、禽蛋及众多农副产品,一直是品牌荒芜之地,少人问津,耕耘无果,在市场上裸奔着。

作为农业经济时代的世界强国,中国在食品、饮料(包括茶)、中式餐饮、白酒、中医药、养生、黄酒、丝绸、瓷器等领域拥有极为丰富的国家心智资源,这是最有可能率先创造出世界级的国家名片式的大品牌的沃土。这也正是凉茶在中国市场上超越可口可乐,成为中国第一罐的根本所在。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历史阶段。在垂涎欲滴的舌尖诱惑和安全至上的全民共识背后,中国的农业产业和厨房餐桌食品市场上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消费革命和品牌革命,更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厨房里没有小品类,餐桌上拥有大市场!13亿中国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水果肉蛋奶,人人需要,天天食用,反复购买,是十足的快速消费品,是蕴育大品牌的天然大市场。千年一遇,大有可为!

在这个十万亿产值的惊人大市场里,每一个品类都足以养活起世界级的大企业,甚至在每个区域市场里,每一个品类市场都大到可以培养出区域知名品牌,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像乳业的伊利蒙牛,肉业的双汇雨润,速冻业的三全思念,蛋品业的神丹德青源等。

这或许是中国最后一片品牌处女地,是中国涉农企业抢占资源、振兴行业、创立伟大品牌的历史性战略机遇。

柳传志、王健林等这些产业大佬倾情农业,就是因为他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潜力无限、财富巨大的产业蓝海,是可以成就伟大事业的平台!


纲领二:聚焦优势资源,抢占老大宝座

娄向鹏在《老大》一书中反复强调,老大是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是一种不讲理的战略逻辑,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公信力,能够赢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战略的本质就是做老大。

农业散乱差的发展现状,恰恰是抢第一做老大的天然宝地,诸多“市场老大”虚位以待。未来也必将是全新大品牌的集中诞生地。在群龙无首、集体沉默和高度分散的行业和品类中,谁先行一步发声,谁就是老大!在争夺老大的战争中,只有认知,没有真相,谁升起,谁就是太阳!

一个行业一个品类只能有一个老大,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事实上,已经有许多企业开

始发力:

中国最大的国字号涉农企业中粮集团进军全产业链,接连推出“福临门”品牌大米等终端消费品牌产品;

健康蛋品专家神丹食品携手福来抢占中国蛋品老大;

仲景大厨房创新品类,推出仲景香菇酱,快速崛起,现在已经建成中国最大的香菇深加工产业基地;

知名医药集团葵花斥巨资打造葵花阳光品牌,借助福来抢占五常大米品类老大。

25年前,我国的食用油和牛奶市场也没有大品牌。25年后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和伊利、蒙牛、光明改变了这一切。单伊利2012年销售收入就突破400亿。众多厨房餐桌产品对比这些大品牌,是不是相形见绌?

农业企业一个普遍的误区是:人财物高度分散,什么也做不好。必须挖掘优势,找准位置,狠做减法,把所有的资源聚焦、聚焦、再聚焦!

加多宝聚精会神卖凉茶,一心一意做品牌,十年磨一罐,不仅成为凉茶老大,也成为中国饮料王;

养元饮品壮士断腕,砍掉众多品类和产品,一门心思做核桃饮品,用最笨的方式打下了一个最聪明的大江山;

陈克明,一个因受伤而被迫转行的木匠,二十年如一日,成就中国面条第一股——克明面业。

厨房里没有“小”品类,餐桌上拥有大市场!少就是多,多就是少。中国品牌农业还有众多这样的战略机遇,必须抵御诱惑实施战略聚焦。聚焦产生力量,聚焦产生变量,聚焦成就老大,这是农业企业成功的“潜规则”。


纲领三:企业家是1,其他的都是0

阿萨•坎德勒最伟大的创造不是可口可乐汽水,而是通过一瓶药水向全球散播美国文化、并建造世界品牌价值典范的魔力;

霍华德•舒尔茨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星巴克咖啡,而是开创了人类的第三精神空间,以及 “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成功,是使人们可以分享他的理念和价值观”;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上世纪80年代指出,“在过去的10—15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

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定有一位拥有伟大理想的优秀企业家。

柳传志说,“企业家要把品牌当成产业来经营,要把品牌和信誉看得比钱还重要,不能贪图一时。”

柳传志把联想电脑做成全球PC老大,2012年正式进军大农业大食品领域。他从产业的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源头开始做起,打造一个知名农业品牌,助力农业现代化。他表示,我们有非常长期的投资打算,有长期不要获利的准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品牌农业正是这样伟大的事业,是正在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伟大革命,她正呼唤伟大的企业家。

有75岁再创业,将生命最后的事情定格农业,探索用一种新农业模式种植橙子,现年盈利3000万,从烟草大王到橙子大王的褚时健;

有依托八百里伏牛山天然资源,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和药食同源文化,双跨中药和食品两大领域,将六味地黄丸和香菇酱做成全国老大的宛西集团董事长孙耀志;

有扎根家乡,立足中国大枣产业,通过观念突破、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中国大枣产业化、现代化、品牌化的好想你董事长石聚彬。

有不远千里,从浙江来到宁夏,从小作坊到现代化工业化经营,二十个严寒酷暑,“生为豆腐人,死做豆腐鬼!”的中国豆腐第一股天人和股份公司董事长俞加通。

品牌农业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开创性工作,领军者的理想、信念、志向、胸怀、胆识等这些软实力,是品牌农业工作最重要、最核心和最具驱动力和能动性的要素,其他诸如资金、设备、技术、原料、人才团队、市场谋略等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要素。企业家是 “1”,其他资源要素是“0”。有了企业家这个“1”打头阵,后面加的“0”越多,数字就越大;否则,无论你堆砌多少个“0”结果都是“0”。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厨房餐桌食品品牌的创建,呼唤有远大理想和有伟大责任的企业家!

企业家是品牌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品牌农业,必须从老板做起!


纲领四:市长和市场,两手都要硬

“80%的农业龙头企业活在富翁与乞丐之间”!

为什么?抓市场之手无力。或者说找市长内行,做市场勉强。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的主力军是农业产业化企业,他们在创建与发展之初,大多先找市长,争取政策和财力支持,这是企业快速起步与发展的一大驱动力。

但这远远不够。农业产业化企业要想获得持续长足的发展,还必须练就另一门功夫——品牌营销,这是另一个重要驱动力——市场驱动力。即做农业产业化企业,既要会找市长,又要会做市场,只有政策和营销、市长和市场两手抓,两手都强硬的企业,才能实现良性、持续、快速的发展。

“国家批准的各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和项目逾十万家,真正优秀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应该活跃在市场上,而非文件和名单里!” 那些只会吃财政饭、政策饭,不会做市场的企业,已经生存艰难,甚至难以为继。

企业的发展终究要靠内生的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赚钱的企业才有生存的价值,赚钱的企业腰板才会直!一家企业,只有赚钱并且在市场竞争中生长出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这才是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根本目的,也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家内心的需求,更是考验企业经营者能否经历市场风雨,成长为令人尊敬企业家的升级之战。

未来5年,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核心工作。已经获得政策支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要把相当的精力和工作重点,从农业产业化的前端(要钱、要政策、建厂房、搞生产),向农业产业化的后端(产品增值、市场营销、品牌创建)转移,让农产品从农场进入工厂,从工厂进入市场,从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餐桌,彻底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引领企业步入自身造血、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农业产业化企业必须打破心智屏障,重建市场边界,引入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要学会包装产品,让“土产”不再“土气”;要学会宣传产品,做大市场,让特产走出区域、走向全国;要学会整合资源,将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内外借力把规模做大;要学会做价值,让产品升值,让产品走向高端,卖得贵、卖得多、卖得久!


纲领五:人才,比设备更重要

现代农业是个高度复合的领域,未来的农业产业是“第六产业”。

现代农业的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从而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来历。

“第六产业”的提法提示了现代农业的真谛,即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贯通,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传统农业革命性地变身为综合产业。因此,作为现代农业抓手的品牌农业特别需要知识复合型人才、资源整合型人才和跨界创意型人才。对于许多农口企业来说,人才和队伍比钱财设备更重要。

许多农口企业当然面对市场时才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三无”企业:无品牌、无渠道、无专业营销队伍。打市场,品牌、渠道与营销队伍一个都不能少,而品牌和渠道,有赖于优秀的员工队伍去做,因此,拥有一支开拓市场、善打硬仗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组成的队伍,是一个市场化企业必备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能力,比钱财更重要,是让钱财不打水漂的软实力,必须加快弥补。

弥补短板,还要善于整合资源,借力发展。

现代农业越来越进入产业链时代和资源整合时代,企业不仅要着眼长远,布局产业链,更要勇于打破自身局限,把企业的品牌营销,融入国家、当地政府和行业行为当中,善于整合和借助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专家学者、职业经理人、新闻媒体、营销外脑等等各种资源,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少走弯路,而且是最好的信任背书。

善于整合资源和借势借力是优秀企业的基因。如果事事亲历亲为,物物购齐到位,市场机会也许早没有了。

很多企业宁可把大笔的资金投到房子、车子、厂房设备上,甚至花在吃喝玩乐搞关系上,也舍不得花钱请外脑和职业经理人,这是极为严重的观念误区。品牌大业,没有人才和队伍,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纲领六:产品,伟大品牌的核心

菲利普·科特勒说:“伟大品牌的核心是产品。”

有人一说到品牌,就忘记了产品。其实,产品是品牌的核心,同时是品牌的载体,品牌因产品的优异和伟大的获得光芒。品牌不是幽灵,可以魂不附体。任何品牌都是因伟大的产品而产生、发展和知名的。

一个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拥有一个或者数个卓越的产品,将之称之为战略性明星产品,企业命运主要由它们决定。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可口可乐公司的可口可乐、雪碧、美汁源果粒橙,雀巢公司的速溶咖啡、奶粉、瓶装水,卡夫公司的麦斯威尔咖啡、果珍、奥利奥饼干,顶新集团的康师傅方便面,双汇集团的“王中王”火腿肠,香港鸿道集团的加多宝凉茶都是如此。

涉农企业对产品常常有两种误区。

一是产品越多越好。这些企业的成功观就是撒大网,撞大运,信奉东方不亮西方亮。

每当我们走进企业的展厅里、仓库里,产品种类多得目不暇接,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甚至跨行业产品都有。看似琳琅满目,实则没有明星产品,没有统治力,一款产品一年下来销售只有几十万、上百万,根本谈不上品牌!

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产品多而不精,企业散而不强。企业越小,产品越多,想法越多。

这显然是个巨大的错误。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单项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95%以上的140家,占500强总数的28%;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194家,占38.8%;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70%的146家,占29.2%;而无关联多元化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聚焦、聚焦、再聚焦,通过明星产品收获利润、塑造品牌,之后逐步扩张。

另一种误区是,有太多的公司把产品当作生意场上的玩偶,就像传销中“做做样子”的道具,他们把几乎全部的力量放在了产品之外的推销和传播上。

迈克尔·波特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他说,亚洲企业家把办企业完全看作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创造新产品和服务。这是一种病态和残缺的产品观、营销观。

产品本是企业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的题中之意。正常的产品决策思维是,一个产品做还是不做,要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研究,与价格、渠道终端、传播促销决策等等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决策。在产品正式进入工厂生产之前,产品概念、产品设计(质量、剂型、口味、包装等)等等工作,应该调研测试完成,生产工艺和技术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可是许多企业常常是产品已经出炉了,才考虑怎么卖,把销售的宝押在绝妙的广告创意、海量的广告投放和诱人的促销活动上。这种先生产,后策划,跟潮流,傍山寨,拿异类当差异的做法,其结果往往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脱节,与消费者需求脱节,与竞争环境不适应,带着严重的“胎里病”。这样的产品给企业带来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回归产品,重视产品,专注产品,是实现差异化、创建品牌、赢得竞争、使企业持续赢利的根本途径。


纲领七:抢占公共资源,披上文化袈裟

农产品看起来“土”,但是做起品牌来最讲究文化。文化是品牌农业的外衣,更是骨髓。这是由品牌农业的特性决定的。

一是要发现、发掘和抢占包括产地资源和品类资源在内的公共资源。

产地资源和品类资源是创建农业品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点与工业品品牌显著不同。

除深加工食品外,绝大多数农产品具有天然强烈的产地属性和品类属性,也就是说,产品质量和特色是由产地和品类决定的。就像黄岩出蜜桔,安吉笋干好,巴城有大闸蟹,临安产小核桃。这些农产品会因为产地的不同而出现品质差异或者特色偏差。因此,农业品牌,必须首先抢占原来公有的优质和特色产地资源,将其“据为己有”。

谁抢了先,谁就拥有了先发优势,就有可能获利和做大。这样的资源几乎是天然的,越抢越少,越抢就越是稀缺。

抢占的方法是,将产地和品类“私有化”即企业化,用品牌代表之。公共资源必须企业化,即出于产地,高于产地,占据品类,打自己的品牌。把品牌与原产地、正宗这些概念紧密挂钩,并且植入消费者心智之中。

比方“阳澄湖大闸蟹”不是一种好的品牌做法,而“龙口粉丝,龙大造” 却让龙大成为龙口粉丝代言人及粉丝品类老大。

一句话,在地域名品上做品牌,必须站在地域名品资源的肩膀上创造新品牌,把品牌做成品类中的正宗代表!否则,到头来市场做大了,自己被假冒伪劣搞垮了,白忙活一场。

二是披上文化的袈裟,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

中国的文化夸张点说就是吃文化!饮食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饮食。吃,因历史传统、因工艺传承、因人文故事、因雅趣品味而意境高升,源远流长,回味无穷。

今天,当中国步入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文化也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将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加多宝凉茶超越可口可乐,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罐,其背后正是文化的力量。如果加多宝做一款碳酸饮料,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现在这样辉煌的市场业绩。

文化是最独特最差异最难以替代的东西,是深入一个民族骨髓的东西。因此,做有文化的营销,品牌才容易立得住、走得远,品牌力才深厚持久。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食品相关的文化价值成为创建品牌的必需。

与食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传统工艺、人文故事、消费者认知、饮食习俗等。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乌江榨菜率先提炼传播出“三清三洗”、“三腌三榨”传统工艺,让乌江榨菜从涪陵榨菜堆儿里显出与众不同。

沁州黄是中国著名的小米品种、地域名品。在福来的帮助下,沁州黄开始打历史文化牌,将康熙皇帝的公共资源注册“据为己有”,推出“黄金产区,皇家贡米”的全新品牌诉求,提炼“源于北纬36度世界小米黄金产区”的价值支撑,大大提升品牌附加值。

“红烧牛肉”是北方人吃面时所喜欢的传统口味。康师傅牢牢将“红烧牛肉面”与自己的品牌捆绑包装,反复诉求“康师傅,就是这个味儿”,推动康师傅成为方便面老大。


纲领八:内在品质,外在表达

差异化是品牌营销的根本法则。

可是,出自田间牧场的农产品天生就是高度均质、弱差异的产品。面对高度均质类产品怎么办?将内在品质差异化、外在化!好产品好差异要让人看得见!

美国营销界有一个著名的普渡鸡肉案例。为了让自己出售的鸡与众不同,普渡先生先对鸡进行了改良,他用生物杂交以及使用特殊的饲料等方法,使得鸡皮的颜色变成了金黄色。在销售流通环节,他变冷冻为冷鲜,鸡肉送到零售商手中时还是新鲜的,与其它鸡肉冰冷梆硬形成了不同。通过这些方法,消费者一眼就可以将普渡先生的鸡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深受青睐。

这种看得见的差异化是比营养价值更大的营销价值!农产品营销,尤其要学会将优异的品质外在化!让好产品要看得出来!营销让推荐成为多余!

近年出现的水果玉米、紫色红薯、云南红色梨等产品,因为极具特色,非常吸引消费者关注,与普通产品容易区隔,显著提高了附加值。

同样是猕猴桃,新西兰从中国引种后,对原先口味偏酸的绿色果肉猕猴桃进行了改良,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黄色果肉的全新品种——黄金奇异果。目前新西兰佳沛奇异果行销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远远超过奇异果的故乡中国的出口量。

盛产大桃的北京平谷,挖掘桃子本身吉祥长寿的涵义,通过并不复杂的技术让桃子长成寿星的模样,做的是表面文章,可是营销价值巨大,一个卖到百元高价。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越是消费者不了解的新产品,外在差异和形象的作用就越是重要。用外在差异和形象彰显提升内在价值,使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价值才会使消费者感知到。

建立有营销价值的差异化形象手段有许多,除了挖掘利用产品本身看得见的差异建立品牌之外,还可以创意建立品牌识别符号、诚邀品牌代言人、做差异化的好包装、创建新型经营模式、利用终端设计塑造形象等。像肯德基的哈兰·山德士上校、红牛金黄色的250毫升矮胖罐子以及把人当人的海底捞经营管理模式,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又内外和谐统一的优秀差异化形象。


纲领九:有杂交,就有可能

中国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最需要杂交创新。许多农产品从原生态走向现代市场史无前例,许多涉农企业第一次踏入高度竞争的现代市场,有的企业营销观念模式陈旧,有的企业完全从零做起,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加需要杂交创新。

杂交创新就是“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产品看产品”,打破各种观念束缚,大胆借鉴、叠加、互补和融合其他行业的优秀思想、资源、技术、模式和方法,从而得竞争优势,实现突破创新。

杂交创新有两大类型,第一种是不同行业间的互动、借鉴与合作。

比如獐子岛海参借高端酒水渠道双赢,淳牌有机鱼与酒店合作,实行独创的专卖政策,将“有机活鱼、烹饪方式和专用砂锅瓷盘”成套配送给高档酒店,满足“淳牌”要求的酒店才有资格购销淳牌有机鱼。

这种类型通过两个不同行业(企业)的联合,在平台、渠道、客户群、产品、促销等层面和环节展开合作,产生1+1>2的叠加放大效应。

另一个类型是,将不同行业间的营销要素的整合进来,为我所用,改良产品或者其它营销要素的DNA,使它产生变异,创造出(1+1)n的几何倍增效应,从而产生巨大的营销能量。

比如国联水产,借鉴速冻水饺和方便面经验,请名厨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款速食“水煮香辣虾”。不通厨艺或者没有时间下厨房的人,只需把“水煮虾”下锅煮5分钟,就能享受到五星大厨级的美味。

口香糖与枣杂交在一起,有了好想你枣片。好想你的渠道也是杂交创新的,他们给名烟名酒店上货,在星级酒店里的精品超市铺货。最具创新性的是,在全国开设“好想你”连锁专卖店,开创了农产品品牌终端连锁运营的先河。

如果说第一种在不同行业间的互动与合作是量变,那么第二种在不同行业间营销要素的整合就是质变,是更加彻底的创新,其价值往往更大。当你思维枯竭找不到出路时,请想一想杂交创新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相信一切都有可能,万事万物都有连接。杂交是创新的第一源泉!


纲领十: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兵法有云:巧迟不如拙速。

海尔张瑞敏说,石头能在水上漂起来吗?把石头用很快的速度掷出去!

速度是强者的利器,是不讲理的老大逻辑。最近秋林公司与娃哈哈就格瓦斯的正宗之争,从市场角度说其实是强弱之争和速度之争。

因为更快,所以更强。拿破仑是常胜将军,他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是因为在与敌人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

对速度的不渝追求和果敢把握,是优秀企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更是中国涉农和食品企业家的必修课,速度在一些新兴领域甚至可以成为压倒一切的决胜性要素。

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是第一个搞鸡苗繁育的,但通过产业聚焦和技术领先,如今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父母代肉种鸡生产企业,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金丝猴集团不是第一家做豆干的,但快速出手,以“馋嘴猴”品牌占据品类最佳的价值资源 “筋道”,第一个上央视黄金时段,一举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起强大的品牌认知,成为豆干品类在全国的代表性品牌。

娃哈哈是有速度的,宗庆后经常自豪地对别人说,他可以在一周之内,将新产品铺遍全国各地100万家零售店,包括新疆、西藏这样的地方。

这是一个令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对手都敬畏的速度机器。

宗庆后认为,日本企业当年的竞争法宝是全面质量管理,而今天美国新技术产业竞争的法宝则是速度。当今这个信息高速传播、资源高度共享、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速度,是超越者的利剑,是领先者的盾牌,是麻木者的墓碑!

中国的市场不经典,消费者也不经典,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更不可能比发达国家经典,怎么办?用“速度”解决问题!先占据,后完善!

与国外超市的经典产品相比,中国超市的产品更丰富,变化更快。尽管在“快速营销体系”中,新品的成功率要低于“经典营销体系”,但是,我们只能做早起的鸟、快飞的鸟、辛勤的鸟。

仲景大厨房首推仲景香菇酱大获成功后,引得众多企业模仿跟进,仲景适时推出升级的高端橄榄油香菇酱和更加快消化的袋装香菇酱,以主动快速的应变始终走在行业最前列。

做人可以低调,做企业刻不容缓,这是一切成功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略和原则。